外成眾矢之的
早在本世紀初,歐委會就以“鑒于短鏈氯化石蠟嚴重損害環境”為由,建議禁止這種化學品在成員國銷售和使用,而歐盟的REACH法規將該建議變成了禁令。
國內想要完成REACH正式注冊的氯化石蠟企業正面對同一個難題。有多年從事REACH注冊經驗的杭州瑞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丁勇告訴記者,目前歐盟氯化石蠟REACH注冊聯合體制定的物質統一性鑒別標準是:氯化石蠟中不得含有短鏈氯化石蠟。但據了解,國內氯化石蠟產品中肯定都含有短鏈成份,能控制在0.2%以內已經算高水平,多的甚至高達百分之十幾。如果按照“不得含有”的要求來執行,國內幾乎沒有企業能完成正式注冊。他們為此正在準備和注冊聯合體商談這一標準。
“我們的產品目前已經可以把短鏈氯化石蠟的含量控制在0.2%以內,雖然應用于下游塑料行業的增塑用途已經完全符合短鏈含量的控制要求,但是按照‘不得含有’這個標準還是無法完成歐盟REACH注冊。”國內氯化石蠟龍頭生產企業之一的寧波中宇石化有限公司技術顧問周詩琦說。
與此同時,氯化石蠟中的“短鏈”問題也正在影響國內將氯化石蠟用作增塑劑、阻燃劑的下游塑料制品等行業的對歐出口。周詩琦告訴記者,2009年深圳幾家企業向歐盟出口電纜線時就遇到了因短鏈氯化石蠟含量超標而被采購商退貨的情況。
丁勇說:“短鏈氯化石蠟在2009年已經被歐洲化學品管理署列入REACH高關注物質清單。根據歐盟REACH法規的要求,如果某物品中短鏈氯化石蠟含量大于0.1%,那么就必須向采購商和消費者進行公示。就我目前接觸到的案例來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進口商普遍采用的策略是要么要求國內生產商改進產品,要么更換客戶。從法律角度來看短鏈氯化石蠟超標只需履行公示告知的義務,不會影響出口。但事實上歐盟進口商并不愿購買這樣的產品,消費者也不樂意選購這樣的產品。如此一來,物品中短鏈氯化石蠟含量不得超過0.1%實際成了能否出口歐盟的硬條件。”
不僅歐盟,美國也在加緊限制使用短鏈氯化石蠟的步伐。2009年12月30日,美國環保署發布了首個針對四類化學物質的化學品行動計劃,提出要對這些化學物質引起的健康和環境問題予以處理,而短鏈氯化石蠟就名列其中。同時,環保署還打算根據美國《有毒物質管制法》采取行動,禁止或限制短鏈氯化石蠟的生產、進口、加工、分銷、出口及使用。
而從范圍來講,對短鏈氯化石蠟的禁用極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事實。“短鏈氯化石蠟2006年即被列入《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受控POPs類化學品的審查范圍,并已經通過了公約審查的個步驟,被認定為是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具有潛在危害性的POPs類化學品。雖然其存在的環境和健康風險國際社會還在審查和討論之中,但一旦找到相關證據,短鏈氯化石蠟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被列入POPs公約,受到控制。”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劉建國說。
內找替身很難
因“短鏈”問題在國外已無處藏身的氯化石蠟,在國內還不大容易找到替代品。
“氯化石蠟在國內塑料行業使用比較普遍,作為塑料產品的增塑劑和阻燃劑,它與國內具備類似性能的塑料助劑DOP和環氧大豆油相比性能各有千秋,但氯化石蠟在性價比上占有很大優勢。目前國內每噸氯化石蠟價格比DOP低2000元左右,比環氧大豆油低 1000元左右。除了價格外,氯化石蠟在阻燃這方面效果較好,尤其是氯化石蠟-70阻燃能力更加優越。”寧波鎮洋化工發展有限公司市場部一位負責人說。
“氯化石蠟與二丁酯同樣在電纜線、塑料薄膜等PVC塑料產品中廣泛用作增塑劑,但價格相差很多,與每噸約1.3萬元的二丁酯相比,噸價僅6000元左右的氯化石蠟顯得更加物美價廉、難以替代。”沈陽化工股份公司綜合計劃處唐恩濤認為。
“如果不考慮價格因素,氯化石蠟作為普通增塑劑可以用其他助劑來代替,但在電纜、電器產品中要想被代替還真有些困難。因為電腦外殼、電纜線等與電器相關的塑料產品對絕緣性要求較高,而使用其他助劑的塑料絕緣性會下降。現在國內相關企業的做法是環氧大豆油與氯化石蠟摻著用,但成本要比單用氯化石蠟高,影響了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周詩琦說。
除了氯化石蠟產品本身較高的性價比,氯化石蠟在和石蠟產品的平衡上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國內氯化石蠟每年有七八十萬噸的產量,氯化石蠟生產在我國氯堿行業的平衡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這個行業出現問題,對整個氯堿行業的影響將是致命的,幾十萬噸的將找不到出路。”上述寧波鎮洋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說。
“我國石蠟資源比較豐富,氯化石蠟是石化資源利用及化工產業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其使用范圍很廣。因此,它的去留影響的將是整個石油和化工行業。如果在增塑劑、阻燃劑中有比其性價比更好的產品,石蠟尤其是C10~C13的石蠟能夠在表面活性劑等其他化工領域得到更具有技術和市場價值的合理應用,氯堿工業中平衡問題能夠通過產業調整或其他行業綜合應用得到解決,國家肯定會對氯化石蠟的生產做出限制。但目前,這些還需要進一步的調研評估。雖然短鏈氯化石蠟目前尚未完成審查并被正式列入國際POPs公約,但從國內外大的趨勢來講,國內氯化石蠟相關企業現在就應該考慮盡量避免或控制短鏈氯化石蠟的產生和使用。”劉建國說。
限“短”才能保“長”
因為我國仍沒有禁止或限制短鏈氯化石蠟生產或使用的相關法規,氯化石蠟行業中的“短鏈”問題一直沒人管。據了解,我國氯化石蠟產品中短鏈含量普遍在6%以上,含量較低的也有4%。隨著短鏈氯化石蠟國際生存環境的日趨惡劣,如果“短鏈”問題得不到解決,未來我國氯化石蠟行業無疑將面臨生死大考。對此,有業內專家認為國內亟需規范氯化石蠟中短鏈的含量以適應國際趨勢。
事實上,氯化石蠟企業控制短鏈含量在工藝技術上的難度并不是很大。劉建國曾經對部分企業的生產工藝做過調研。他說:“從理論上來講,原料石蠟中短鏈的多少基本上可以直接決定產品氯化石蠟中短鏈的含量。石蠟氯化工藝過程中碳鏈斷裂產出氯化石蠟的可能性或產生量不會很大。如果原料中C10~C13的成分很少,氯化之后產生的短鏈的氯化石蠟含量就少,至少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圍。”
周詩琦告訴記者,短鏈含量較多的輕質蠟油價格相對便宜,國內有些企業為了控制成本,輕油重油混著用,導致短鏈含量增加。“我們好的產品可以把短鏈含量控制在0.2%以下,但是這樣的產品每噸成本要高出300~500元。因為國內沒有限制短鏈的規定,塑料企業如果不出口肯定不會拿我們的產品。”
“國內現行的氯化石蠟產品標準關注的不是碳鏈的長短,而是氯的含量。在目前還不能完全禁止氯化石蠟的生產和使用的情況下,國家應研究制定旨在控制氯化石蠟環境健康風險的行業標準或規范。該行業標準或規范應該綜合涵蓋氯化石蠟的原料、工藝、產品及用途。從目前針對行業產業鏈及技術的初步調研結果分析來看,國內控制短鏈氯化石蠟還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劉建國說。
周詩琦告訴記者,現在國內很多電器出口企業為了保證增塑劑中短鏈含量不超標,只能從國外購買短鏈含量得到控制的氯化石蠟產品。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建立氯化石蠟產品的短鏈標準打造一個更為合理的塑料出口產業鏈。有了標準之后,在出口時也會獲得采購商的信任,讓他們明確我們的塑料產品通過使用不同型號的氯化石蠟是可以過關的,也給國內塑料企業省去了不少檢測的麻煩。
也有業內人士擔心生產氯化石蠟的多是小企業,從生產廠家來規范比較困難。上述寧波鎮洋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認為,“規范的好方式是控制原料蠟油,對短鏈蠟油的生產、進口甚至經營都要進行控制,只允許中長鏈的蠟油使用,因為在技術上要把短鏈變成長鏈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管怎樣,只有盡快限“短”,才能保證氯化石蠟行業的長期發展
新聞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