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協會《中國制造終結》調查報告中,McMaster-Carr闡述了推動中國制造業成本上升的五大因素:勞動力數量減少、薪資上浮以及匯率升高都是中國生產成本增高的主要原因,土地成本增加和中小企業難以獲得資本加劇了這一情況。
成本的上升能不能轉嫁到產品價格的提升上?
事實上,
中國制造的出廠價格是持續走低的,至2016年1月,PPI已經連續47個月下跌。
出廠價格持續走低的原因,
一是供過于求,尤其是2015年以后遇到了國內國際市場均需求下降的雙重困境;
二是面臨東南亞制造的價格競爭,中國制造曾以價格優勢搶奪了韓日以及港臺廠商的市場,風水輪流轉,現在輪到中國制造被東南亞制造以同樣手法來搶奪市場了;
三是開發能力弱,導致產品同質化,只能進行價格競爭。
既然成本的上升不能轉嫁到產品價格的提升上,那是否可以降低成本呢?
我認為中國制造在降低成本方面仍然有比較大的空間,下面針對導致成本上升的五大因素逐條來分析:
勞動力數量減少
可以通過提升自動化水平,提升管理水平以提升運作效率,實現少人化,減少用工數量。以往人力成本低,各企業對人力規模控制不嚴,各部門負責人為了部門利益,也傾向于多用人,導致企業內冗員不少,單是精簡冗員一項,就可以精簡人力20%以上。
另一方面是用人觀念要革新,不能再只用年輕工人,很多崗位中年人也完全勝任的(尤其是自動化之后),且中年人有養家糊口壓力,就業心態比較穩定,不會隨意跳槽,這對公司長期發展有著定海神針的作用。
薪資上浮
房價上漲帶動的生活成本增加、民眾對物質生活的更高追求,勞動法的推行,都決定了薪資上浮的態勢是不可逆轉的,人力成本只會越來越高,這是一個剛性升高的成本。解決之道仍然是自動化、少人化,把以往的人海戰術改為精兵戰術,提升工作效率,用更少的人力做更多的工作,要達到的效果是員工個人薪資增加,但總體的人力成本不變或者增加幅度不大,甚至下降也是有可能的。
搬遷到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例如東南亞)去發展,也是一個解決辦法。但對于中小公司而言,搬遷費用未必在短期內賺的回來,且人生地不熟的,搬過去后的經營風險也不小,我認為大部分中國企業還是立足本地、持續改善為上。
匯率升高
隨著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大國,以及國際化的推行,匯率升高也是長遠趨勢,中途雖有階段性的下調,但不會影響這個長遠趨勢。
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匯率也是一個剛性升高的成本。
提價、產品結構優化組合、提高原材料及設備的國產化率、改變計價貨幣及計算周期燈,可以部分轉嫁/轉移匯率風險,但企業難以完全通過自身的經營活動來化解匯率風險,有必要通過金融市場提供的避險工具來進行避險。中國公司對匯率風險重視程度不夠,防范意識薄弱,且對如何使用金融工具,是大部分中小公司陌生的領域,需要聘請專業的金融服務機構來提供服務。
土地成本增加
這也是一個剛性上升的成本,企業可以想方設法縮小使用面積(通過現場改善,至少可以縮減30%以上的使用面積),改變過去那種攤大餅的土地(廠房)使用模式,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率。當然,政府也可以對高技術行業、新興行業提供一些優惠措施,減輕土地成本,但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公司自身去解決問題。
中小企業難以獲得資本
融資難一直困擾著中小公司,政策上也出臺了很多措施,但始終成效不大。政策上的事情主要是政府操心的事情,在此不贅述。從企業經營角度,我認為中國企業應該加強財務管理,改變以往粗放隨意的財務管理模式,在外部融資難,只能靠利用好手頭的資金了。其中的關鍵點在于進銷存三個環節,制造業如果做好進銷存的管理,成本起碼可以下降一半以上,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例如:
a.采購的物料/設備有無進行過比價?采購環節有無收受回扣?采購數量是否合理?付款周期是否合理?設備款是否可以分期支付?
b.倉存是否存在“跑冒滴漏”或被偷盜的問題?倉存量是否合理?廢料如何管理?
c.銷售環節是否營銷費用過大?有無給客戶回扣?業務員有無飛單炒單行為?應收款項是否過大?客戶回款周期是否過長?報價是否合理?
制造業降低成本,沒有捷徑可走,全靠笨功夫,方法上,我建議多向日本公司學習精益生產模式。
在持續降低成本的基礎上,下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開發能力弱,這是跳出同質化競爭和價格競爭怪圈的方式。很多人鼓吹做品牌,但制造業那么多公司,怎么可能每個公司都去做品牌?沒有開發能力支撐的品牌又能支撐多久?代工本身并不意味著低端,但沒有開發能力、只賺加工費的代工,是沒辦法再在中國生存下去了。
每個公司都可以搞開發的,開發不是什么高大上或高深莫測的東西,McMaster-Carr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做法,中小企業有中小企業的做法。中小公司不能搞大而全的開發,只能做專做精做透,做單項冠軍。為何我說“開發”而不是“創新”呢,因為大量的產品并不需要什么創新,只要改善工藝,把產品質量做上去,替代進口產品,市場就打開了。人們蜂擁去日本買馬桶蓋、買電飯鍋,買避孕套,買圓珠筆,甚至買水杯、買衛生紙……,這些產品中國廠商都能做,價格更實惠,但消費者就是不信任中國制造的質量,中國制造業咎由自取。中國廠商只能通過在質量上尤其是在細節的質量上的持續改進,逐步扭轉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不信賴感。
中國制造,路在何方?
條條道路通羅馬,但我認為持續降低成本、聚焦細分市場增強開發能力是比較容易入手進行操作的兩條路,就看各企業主的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