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查記錄完成各類病害匯總的展開圖 然后根據不同的類型確定修補方案 施工單位編制缺陷修補專項施工方案,監理單位方案 并報業主核準后,施工單位組織實施,實施中做好隱蔽記錄 嚴重的缺陷應經過專門的修補設計和專家評審 注漿壓力控制在0.3~0.5Mpa 視具體情況確定視情況進行二次或多次注漿當排氣孔出獎時 應將通氣空堵塞(7)待漿液凝固后注漿管 濕潤基面采用M7.5水泥砂漿找平均勻無裂紋顏色與周邊混凝土一致 裂縫寬度≤0.2mm時,采A具有修復自愈的水泥基滲透結晶材料或具有補強粘結性能的改性環氧灌漿材料 裂縫寬度在0.3~1.0mm時,采用具有補強粘結性的改性環氧樹脂化學灌漿材料 裂縫寬度>1.0mm時,可先水泥灌漿充填 再采用滲透性能良好的改性環氧樹脂化學灌漿材料補強處理 本技術交底片的主要內容為通病治理工作要點 各施工單位還應根據各自的工作特點和企業文化制作更細致的視化技術交底資料 總體要求缺陷處理前,施工方應在監理工程師的旁站和下進行混凝土缺陷的調查、分類,調查原始記錄應有調查人、記錄人、復核人和旁站監理工程師簽字 并符合記錄要求 非預留縫滲漏水(縫的位置無止水帶)騎縫鉆孔 鉆孔孔徑≮12mm孔深視混凝土的厚度而定要求不能穿出結構體外垂直縫或斜縫孔距30~50cm水平縫孔距20~30cm 結合裂縫情況在裂縫較寬處剔成U形凹糟槽縫口深2.0~3.0cm寬2.0~3.0cm 通過風壓或鋼絲刷將孔槽清理干凈要求無對鋼筋進行除銹和放銹蝕處理 對修補處表面結合面刷涂一層42.5R水泥漿進行界面處理以使新舊混凝土能結合良好 后澆帶接縫處滲漏治理 施工時后澆帶中部設置有Q235鍍鋅鋼板止水帶且按間距4~8m設置了可重復注漿的注漿管 滲漏時利用設計預留的上述注漿管注漿 若預留的注漿管間距過大可參照變形縫的處置加密設置注漿孔進行注漿注漿壓力 注漿量后期處理參考非預留縫及變形縫的滲水處理 點面滲漏修復治理原
亳州市水電站大壩堵漏-地下室底板縫快速堵漏,堵漏灌漿施工工藝流程
確定防水堵漏方案→裂縫表面處理→埋設灌漿孔→封縫→密封檢查→配置漿液→灌漿→檢查并封口結束
亳州市水電站大壩堵漏-地下室底板縫快速堵漏,堵漏前必須進行現場調查,摸清現場施工情況,分析滲水原因,查清漏水部位、裂縫、裂紋或穿孔的長度、寬度、深度和貫穿情況等。
裂縫表面處理
裂縫表面的灰塵、浮渣及松散層得污物,然后用毛刷蘸酒精、等,把裂縫兩側30~50mm處擦洗干凈并保持干燥
埋設注漿孔
灌漿孔的布孔有騎縫和斜孔兩種形式,根據實際的情況和需要加以選擇,必要時兩者并用。
1)灌漿孔的設計:灌漿孔的位置,應使孔和漏水裂縫空隙相交,并算在漏水量處。
2)布孔原則:注漿孔眼的位置和數量,根據不同漏水情況進行合理的安排,以到處漏水為目的,在集中漏水處布孔,裂縫大、水流量大則孔距大,縫隙小則孔距小。
打孔:可視施工條件采用手工和機械,一般是手工打孔和機械打孔并用。
埋設灌漿嘴 :在裂縫交叉處、較寬處、端部裂縫貫穿處埋設灌漿孔。埋設距離:短縫為300~500mm;長縫為500~800mm。埋設時,先在注漿嘴的底部抹一層厚約2mm的結構膠將灌漿嘴的進漿孔騎縫粘貼在預定位置上。
封縫 :用結構膠封縫,沿裂縫(在裂縫兩側30~50mm)抹一層厚約1~2mm的結構膠。抹膠時應防止小孔和氣泡,要刮平整,保證封閉可靠。
密封檢查 :裂縫封閉后進行壓氣試漏,檢查密封效果。試漏需待結構膠有一定強度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