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3D打印機制造出各種各樣的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穿戴物品。而且這項技術正在與越來越多人發生“觸電”。
3D打印有多神奇
電影《十二生肖》中,有一個場景可能讓很多人記憶深刻:由成龍扮演的國際大盜用特制的手套把國寶生肖獸首掃描一遍之后,將數據遠程傳輸到一臺神奇的機器,以假亂真的生肖獸首隨之就生產出來了。電影中的這臺神奇的機器,就是3D打印機。
記者從網上了解到,3D打印是一種快速成形技術,以計算機3D數字模型為基礎,通過3D打印機,將塑料、陶瓷、金屬等材料進行逐層堆積、聚合、熔融等來構造立體的物體。這種數字化制造模式不需要復雜的工藝、不需要龐大的機床,可直接通過計算機3D數據生成任何形狀的物品。
目前,這項新技術十分受歡迎,在航天、國防、生物醫學、醫療設備、高科技、制造業、建筑行業等領域已得到一定應用。而近期刊登在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文章,還將3D打印技術列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之一。
聽上去如此“高大上”的3D打印技術,離禾城市民到底有多遠呢?其實,它就近在咫尺。7月28日,一家OTO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3D打印服務體驗館現身南湖區,這家
名叫金唐的3D打印體驗館,由省“千人計劃”、市領軍人才郭松創辦。
2011年,郭松在海外學成之后來到南湖區,創辦了嘉興微納精密機電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微納級精密驅動裝置、微操作裝置、有源精密微小振動除振裝置等精密機電產品的研制開發、生產和銷售,這些裝置的核心技術也正是3D打印機的關鍵所在。
“你讓它走50個納米,他就走50個納米。”郭松說,3D不僅僅可以讓立體的造型一次成型,而且它的精確度也非常高,可以完成一些比較復雜的設計造型。3D打印所需要的設計都是在電腦上完成,十分方便,只要能設計得出來就能打印出來。
塑料線圈大“變身”
恐龍、齒輪、螺絲、螺帽、人物雕像……在金唐3D打印體驗館的陳列柜中,一件件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打印作品展示了3D技術的精妙之處。而在陳列柜前,一部200×250×230MM的3D打印機正在展示作品的成型過程。
只見3D打印機的噴頭在制作平臺上來回移動,細細的“筆尖”勾勒出物體的輪廓,然后一層層地往上“涂”。慢慢地,立體感越來越明顯,電腦所設計的圖案和文字也隨著“筆尖”的移動變得越來越清晰。在3D打印機的一側,則裝有一捆綠色的線圈,這是3D打印材料的原型,而且這種線圈可以有很多顏色。
“3D打印機的一側連著電腦,是打印數據的來源,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不同的東西。目前采用的打印材料主要是abs塑料。”打印館的一位技術人員說,3D打印可以讓一件復雜的模型一次成型,也可以由一個個小部件組裝而成,就像立體拼圖一樣,這些完全可以按照個人的想法進行定制。3D打印所需的時間根據物體的大小、復雜程度而定,一般一個簡單的小物件大約需要打印兩三個小時,其收費也是根據打印的時間來確定的。
那么,3D打印機只能利用樹脂材料來做嗎?其實不然。據了解,目前3D打印已經能夠實現塑料、某些金屬、陶瓷等材料的打印,甚至連食物也可以打印。“我們已經著手開發其他材料的3D打印,接下來我們應該會推出一款3D巧克力打印機,使3D打印同普通人群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郭松說。
3D打印是支“潛力股”
以工業設計領域為例,3D打印機可以制造各種機械配合小零件,適用于工業設計開發的各個階段,方便反復驗證和修改設計,加快開發周期并節省驗證費用。同時,能夠保護知識產權,適合進行小批量生產。
不僅如此,在醫療領域,3D打印機能打印出病患的關節、骨頭甚至是器官,醫生可根據模型制訂治療方案。在建筑領域,它能改變傳統的2D圖呈現方式,在需要的時候使看起來費力的圖紙轉化為立體模型。這些領域的應用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充分展現出了3D打印技術發展的前景。
浙江恒欣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他們的模型都要去工廠制作,制作周期比較長,費用也比較高。如果3D打印技術真的可行的話,以后小型的建筑模型就可以嘗試進行3D打印,周期也能從星期縮短為天,費用也會相應減少。
“對于模具加工企業來說,以前需要花一周或兩周的時間去開模,而且成本也比較高,拿到成品后才能知道可不可行。一些只需要小批量生產部件的企業,以前開模的成本甚至可以跟生產成本相當。如果利用3D打印小批量生產,成本就會降很低。”郭松說。
對于個人而言,3D打印也讓“私人定制”有了更大的空間。目前,國內的3D打印浪潮正在掀起,3D打印已經可以為個人提供定制項鏈、戒指等飾品的服務。這些3D打印的物品也因其充分融入個人的想法,更能滿足年輕人追求個性的要求。
在嘉興,對于這樣的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市民也有不少。“我聽過3D打印技術,感覺蠻有意思的,也挺想嘗試一下。比如說,我想做一個獨一無二的鑰匙扣來送朋友,我就可以到3D打印館來打印。”市民李女士對這項新技術充滿了期待。